姚海军:科幻作品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和野心

近日,受邀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产业论坛的姚海军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对科幻作品的理解和中国科幻的未来。
姚海军是资深科幻迷,曾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幻迷杂志《星云》。缘起于少年时代的这份热爱,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优秀的科幻作品,他先后推出“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只有系统地打开视野,去阅读去学习,孩子们才能有更丰富的想象力。”
作为《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辑,姚海军对中国科幻作品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目前,中国科幻作品呈现出多元的时代风格,很有朝气,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雄心,探索的欲求很强烈,这是科幻核心的价值。”
姚海军长期和科幻作家打交道,发掘推出大量新人。在他看来,“科幻作家都是理想主义者,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乌托邦。每名科幻作家都在努力构建各自非常个性化的、不同的未来。”“与其他作家相比,科幻作家表现出对科学强烈地关注,他们能敏锐地感知到科学的进步,在作品中深刻表达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我们进入到了科技时代,在文化层面上,科幻作家群体是不可或缺的。”
谈及科幻产业的发展,姚海军认为:“理想的科幻产业发展链应该包括科幻主题公园、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漫画、科幻图书、科幻奖项、科幻杂志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科幻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既有政策的支持,又有商业资本的关注,群众基础也越来越好,能接受各种奇思妙想的碰撞。同时,中国正在快速地发展,美国未来学托夫勒曾提出快速变革的社会,人们必然会把目光投向未来。我们深处变革的时代,如果没有对未来的关注,现实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他大胆预测:“五年后,中国科幻作家的人数将超过日本;十年后,中国科幻将发展出自己的世界科幻大会体系,中国科幻游戏和电影将形成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对于中国科幻的未来,姚海军充满信心。